货运大罢工又要来了?这次是中国的两大贸易伙伴!近期交货要关注!
2022-11-25
2020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严重疫情冲击,但出口却是一抹亮色,成为需求端最超预期的变量。全年出口增速为3.6%,如果不考虑1-2月的国内疫情,3-12月出口同比增速为9.8%,实现了较高的增长。11月单月增长21%,创下2018年以来的单月增速最高值。
2020年出口主要特点
一是节奏上,虽然一季度较差,但是二季度到四季增速逐步上升。2020年1-2月,疫情在国内爆发,3月开始在海外大范围蔓延。进出口的节奏受到了疫情错位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增速为-13.6%,远差于-3.1%的进口增速。但二季度开始出现反转,中国出口增速逐渐高增,进口增速波动下降,四季度出现了历史最大的单季贸易顺差。
二是金额方面,中国出口总额在全球的占比在2020年出现了显著上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的比重已经由过去几年的平均12%-13%左右上升至14.5%左右。受益于中国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及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中国才能在海外国家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承担起全球供给中心的角色,且由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疫情较为严重,因此,中国主要承接了这些发达国家的出口份额。
三是出口行业类别上,防疫物资、耐用消费品以及机电类是主要增量贡献行业。如果以2019年为基准,2020年1-10月,出口占比变化最大的货物分项依次为纺织品(1.2%)、机电音像设备(0.6%)、杂项制品(0.5%)、特殊交易品(0.4%)等。受到疫情的影响,除了医疗物资和机电通讯类产品,出口的增量还包括杂项制品如家具、玩具等,特殊交易品如各类计算机软件等,这些类别的出口占比都有所上升,此外,耐用消费品出口上升与海外发达经济体居民部门需求上升相对应。
2021年出口的关键在哪?
一是整体外需的回升程度。逻辑体现在疫苗在海外经济体普及和生效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海外刺激政策的持续性,继而影响全球经济回升的节奏和程度。特别是对于进口需求比较大的发达经济体而言(同时也是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
二是供给替代的持续性。由于海外疫情导致本国生产中断所带给中国的增量出口订单能否延续,中国出口产业链的横向比较优势能否转化为持续“黏性”。
防疫用品相关的出口增速大概率将在疫情得到好转后有所回落,例如纺织服装、化工品、药品中的部分分项,回落时间点可能是2021年下半年。
从目前来看,美国的疫苗进度相对领先。按照美国CDC的疫苗研发和接种计划,从2021Q1开始针对危险人群和医疗工作者进行接种(阶段1a和1b,占18%人口),预计最早要到2021年3月之后才开始大规模量产和全范围接种,到Q2前后近一半美国人有望接种完毕(阶段2,占46%人口)。对于欧洲而言,疫苗大规模应用时间可能会略晚于美国,预计会在Q3全面铺开。总体而言,如果以美国的疫苗进展为基准情形,我们预计疫苗大规模应用的时点为2021年Q2。
对于海外基本面恢复情况综合而言,美国于2020年12月22日通过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其中延续了对美国家庭和失业群体的财政救助(对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下的美国人提供600美元的支票和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有子女的家庭将获得每个儿童600美元的补贴)。虽然援助力度较第一轮刺激法案有所减弱,但考虑到疫苗的逐渐接种将使得美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归到正常状况,因此预计2021年美国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仍将有所增长,一定程度上支撑对于中国出口最终商品的需求。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供给替代的持续性,也就是海外疫情逐渐控制住、生产陆续恢复之后,中国已经提升的出口份额会不会再下降。这取决于疫情期间中国出口产业链的横向比较优势能否转化为持续“黏性”。对此,我们引入了显性优势比较指数(RCA)和动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Cr)。RCA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Cr值指一段时间内RCA指数与前一时间段内RCA指数之比,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显性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如果Cr值大于1,那么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该类商品的比较优势在上升,具有明显的出口竞争力。
2015-2019年,中国出口Cr值持续上涨且2019年大于1的行业共有7个,分别为特殊交易品、玩具游戏运动品、钢铁制品、塑料制品、洗涤剂润滑剂、家具寝具灯具和絮胎毡呢等,意味着以上商品的全球贸易竞争力较强,较易形成供给替代。因此,疫情期间中国出口提升的份额即便有所下滑,相对于2020年上升的幅度,也会是相当有限的。
总体来说,一方面,下半年可能的海外需求复苏会继续拉动中国出口;另外一方面,部分行业中国更具竞争力,疫情后中国供给替代的逻辑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综合来看,预计2021年出口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上台阶。
更多资讯:境外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在线咨询
法务助理
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小程序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回顶部
投诉建议